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稳定制造业投资”的要求。现将我对装备制造业的观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201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变化与趋势
第一、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
2019年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6%,明显高于同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8%。
第二、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运行压力加大
201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3.68万亿,同比增长6.82%,增速较2017年下降4.37%,增速分别低于工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68%、1.58%。汽车制造业则下降1.4%,低于同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第三、装备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恢复增长
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产品的对外贸易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据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426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50%,增速较2017年上升1.67%。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4951亿美元,较2017年扩大281.90亿美元。
第四、细分行业分化发展态势明显
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工程机械类产品增长显著。随着国ⅲ标准实施、“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以及行业整体进入设备更新周期,行业迎来恢复性发展阶段。2017年,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22.72亿元,同比增长15.63%;实现利润219.02亿元,同比增长120.03%;主要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其中挖掘机全年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9.46万台,同比增长77.2%。
二是与消费市场关系密切的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消费类、投资类相关的汽车发动机、车用仪器仪表、包装专用设备、低压电器、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摩托车整车等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且增长产品面持续扩大。如纺织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9.42%;实现利润总额83.63亿元,同比增长23.11%;出口额达34.39亿元,同比增长15.41%。
三是与环境保护绿色制造相关的产品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等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第五、部分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一方面,与去产能相关的重型机械等行业风险较大。受下游产业产能过剩影响,重型机械行业发展环境依然严峻,调整产品方向,寻找新的增长点仍是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农业装备行业低速增长,经营压力加大。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成就
通过2018-2019年的观察,笔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在追随中前进,在合作中成长,在创新中超越:
第一、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突破
一是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以上直流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乙烯装备成套技术全面立足自主,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实现“中国创造”。二是研制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成功出口巴基斯坦;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平台“蓝鲸1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日开行数量超过170对。三是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有力支撑了国防建设需求。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为我国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一批知名企业集团脱颖而出
一是培育了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世界财富500强中,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由2012年的13家发展到2017年的36家,中车集团以229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26位,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东电、一重、沈鼓、杭氧、徐工等企业进入世界同行先进之列。 二是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品牌,“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振华重工的港口设备占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特变电工已进入美国、印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第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以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为纽带,培育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水平和规模效益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创建了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为中心,培育了多个重大技术装备集聚区,创建了33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装备制造业领域73家。 二是发展了一批千亿产业集群。通过区域协作和协同创新,长沙-株洲-湘潭形成了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2017年产值超过8700亿元;成都-德阳-自贡形成了以航空、发电、石油钻采、环保等重点产业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区,2017年产值接近6000亿元。
第四、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了创新、产业、政策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引领了重大技术装备升级发展。
一是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目前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已建设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是产业体系不断完备。基本形成了以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整机带动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构建以重大工程为依托,集技术政策、产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为一体政策扶持体系,覆盖研发、设计、制造和推广应用等环节,有力推动了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
三、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存在的问题
重大技术装备具有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大、研发风险高、制造周期长等特点,尽管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第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制定、创新研发、产品推广与应用、扶持资金等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在形成合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体制内创新能量尚未有效释放。以大型央企为代表的骨干力量发展活力欠佳,创新效率与市场变化节奏明显有差距。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难以进入相对封闭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体系,存在创新资源在体制内“打圈圈”现象。
第二、高端装备和关键部件受制于人
一是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及专用检测系统等存在明显短板,如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线装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二是部分关键部件仍未掌握核心技术。初步统计,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目录中直接进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涉及十多个重点领域。三是一些高端装备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封锁。
第三、部分装备产品和零部件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
一是部分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不高。如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连续无故障时间仅为国外的2/3,精冲模寿命一般只有国外先进水平1/3左右。二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落后,部分产品的技术标准不完善、实用性差,跟不上新产品研发速度,不能完全适应重大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需求。三是品牌建设滞后,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抗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中90%的知名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第四、推广应用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在重大短板装备需求中,研发产品已经工程化定型但亟待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约占25%,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应用脱节现象仍然较为严重,我国企业在投入巨资研制出首台(套)产品后,国外垄断企业往往通过数倍降低同等产品价格等方式进行打压。
四、关于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战略思考
笔者认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发展应系统设计,按照制造强国建设总体部署,紧扣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求,从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三个环节协同聚焦,以补齐重大短板装备工作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脱进口依赖,突破国外禁运,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
一是完善协调推进机制
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等全局性工作的谋划指导,协调多方资源协同推进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体系建设,协调落实示范和依托工程,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建立咨询保障机制,为制定政策、标准规范等提供咨询建议。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协调各方资源,共同推动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
二是大力推进研发创新
出台推动重大短板装备创新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聚焦重点、远近结合,制定发布年度重大短板装备重点推进目录,加快突破研发、基础共性技术和正向设计。着力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组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联盟,建立产学研用结合、上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机制。
三是加快工程化产业化进程
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安排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重大短板装备工程化专项,鼓励采购和应用工程化取得突破的重大短板装备;统筹兼顾上下游产业利益,对重大技术装备相关税收政策相关目录进行动态管理;继续用好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军工能力建设等现有产业化扶持政策,与工程化专项协同发力推进产业化。完善政府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首购订购政策,完善保险补偿机制,建立首台(套)示范应用基地,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一条龙发展,调动和保护首台(套)应用的积极性。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方式,探索使用联合租赁、委托租赁、杠杆租赁等业务模式。
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一批集研发制造、工程设计、系统集成和建设运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完善标检认证体系和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质量品牌整体提升。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建设育人实践平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国际水平人才,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
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支持国内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面向全球布局事关核心技术的创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支持外资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实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支持建设一批境外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推动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推动计量标准和认证认可结果的互认采信,提升我国在全球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链中的控制力。
(作者:徐东华,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扫描二维码关注汉哲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