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企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党委委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国企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18个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创新的好故事、好案例被公开“点名”!小新为您独家揭秘——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
“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在湖北武汉抗疫主战场,中央企业用10多天时间就建立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当时防疫物资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紧急转产,生产了一批急需的防护物资,当时动员央企力量紧急转产研制了口罩机、压条机等。”“国药集团率先研制成功新冠灭活疫苗,并获批附条件上市,为战胜疫情注入了坚定信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战疫大战大考交出满意答卷
①“两山医院”:十天十夜创造奇迹
疫情突袭,迅速蔓延。为及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月23日,武汉决定新建一座火神山医院。两天后,决定再建一座雷神山医院。中建集团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调集12家子企业、4万余名建设者、2500余台大型设备及车辆投入“战场”。
中建集团作为主力军牵头建设,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建材等数十家中央企业并肩作战,10天10夜争分夺秒!2月2日,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器声中拔地而起。2月8日,雷神山医院收治首批确诊患者。奇迹背后,是央企建设者们用汗水和智慧凝聚起的力量。
②紧急转产: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中央企业充分发挥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有效打通全产业链,打通保障医疗物资,保障基础供应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石化“跨界”进入下游,用行动践行了“为了口罩,我们拼了”的誓言,攻关生产熔喷布专用料,以产业链协作、口罩机采购双线作战,全力推动口罩增能上产。中国石油火速打通口罩生产全产业链。超计划完成了口罩生产线建设任务。
2020年战疫初期,为如期达产紧缺医疗物资,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迎难而上,强力推进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生产供应。新兴际华集团整合众多原军队服装生产企业的所有生产力量,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2月5日产量是7850套,经过连续9天艰苦奋战,将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快速提升至4.4万多套,圆满完成国务院交办的指令性任务。
③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个获批注册上市
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用我必胜”的信心,在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康复者血浆疗法、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备、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实现了“十个全球率先”的重大成果,尤其是在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生产供应、紧急使用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各方面全面领跑全球。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于2020年12月30日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该新冠疫苗分别于2020年12月9日、12月13日和2021年2月5日,在阿联酋、巴林、玻利维亚获批注册上市,已在全球范围内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接种或紧急使用。1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要接种了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疫苗的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产能可及性、储运便捷性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目前,中国生物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现已投入规模化生产,2021年产能可达到10亿剂以上。中国生物为实现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供有力支撑,作出中国贡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
“中央企业去年坚决顶住疫情的冲击和内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保持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如期推进,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北斗三号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自立自强 国之重器不断涌现
④天问一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至2021年2月10日,中国航天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器地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
2月10日,探测器成功实施近火捕获制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后续,探测器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拟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⑤嫦娥五号: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入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阶段,在轨工作23天后,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于12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参研的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⑥奋斗者号:海底万米载人深潜创世界记录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船舶集团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1月13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水下拍摄作业,并向全社会进行了视频直播;11月16日,再次完成万米级下潜,并寻回了此前布放在洋底的3个作业工具;11月28日,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胜利返航。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围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攻关的总体目标,科技部设立19个项目、投入中央财政经费7.67亿元,组织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⑦北斗三号: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中国航天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独特的星座组网方式,卫星关键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是真正的中国方案,凝结着中国智慧、中国力量。2000年、2012年,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先后建成。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北斗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
“中央企业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超过3400个,打造了蒙内铁路、匈塞铁路、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参与建设的中欧班列也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通信企业海外服务网络已经遍布40多个国家,建设运营的中白工业园等20多个产业园区有力深化了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 共话民心相通
⑧匈塞铁路:中国铁路“走出去”欧洲的第一单
匈塞铁路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欧洲的第一单,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是中国铁路标准与欧盟uic标准的首次对接。
由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央企参建的匈塞铁路自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全长350公里,原线路始建于19世纪末,经现代化改造后,这条铁路不仅成为客货复线,还完成了全线电气化改造,设计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全程运营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到2.5至3小时。如此全面的提升无不显示着中国高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经验,这无疑是中国高铁走进欧洲最好的名片。
⑨蒙内铁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
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全长约480公里,东起肯尼亚东部港口蒙巴萨,西至首都内罗毕,这条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由中交集团承建,是海外采用“中国标准”全方位建设、运营、维护的国际干线铁路。
蒙内铁路正线采用单线,为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远期规划,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铁路于2014年9月开工,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是中肯建立全面乐鱼app官网登录入口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一个标志性项目,中非“三网一化”合作开局之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早期成果。
⑩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的处女作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是巴西最大的输电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独立投资和运营,中国电建参与工程建设,被誉为“巴西电力高速公路”。
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工程是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装机1100万千瓦)的第一条特高压直流送出工程,可将美丽山水电站超过三分之一的电能输送至巴西东南部的负荷中心,构建巴西电网南北互联的大通道,满足2200万人口的年用电需求。作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独立投资、建设和运维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总长超过2500千米的国家电网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输电项目实现了实现了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电工装备和运行管理一体化“走出去”,标志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实质应用阶段。
比雷埃夫斯港:希腊最大港口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港口,位于雅典西南约10公里处,该港现已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2016年8月10日,中远海运集团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ppa)67%的股权,并正式接管比港的经营。在中远海运集团经营下,2019年,比港吞吐量从68.5万标准箱提升至540万标准箱,全球排名由第93位升至25位,跃升为地中海第一大港。2018年,中交集团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最后一批岸桥产品全部交付并投入作业,这批岸桥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岸桥设备之一,也是中交集团获得专利授权的独立双起升系统岸桥,完全满足比雷埃夫斯港针对全球22000标箱集装箱船舶的作业能力需求,为该港繁忙的装卸作业保驾护航。
中欧班列:“钢铁骆驼”引领新丝路
中国外运是招商局集团物流业务的统一运营平台,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开创者,中国外运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地方政府同频共振积极投身中欧(中亚)班列建设,在长沙、沈阳、东莞、新乡等多地开通中欧(中亚)国际班列,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增添动力。2020年中国外运牵头搭建深圳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再次打造了央地共建典范。
疫情下全球供应链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更加凸显。作为国家物流主力军,2020年,中国外运开行国际班列1580列,发运集装箱15.7万teu,其中中欧班列1388列,发运箱量13.45万teu,同比增长23%。
中白工业园:“一带一路”上的明珠
中白工业园,全称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坐落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贯通欧亚的重要枢纽—白俄罗斯明斯克州。中白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91.5平方公里,它是中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2015年5月,主席视察中白工业园,提出把中白工业园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中白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招商局和国机集团参与中白工业园的开发,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兴业、活力、创新五位一体的国际新城,被誉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目前,已有14个国家68家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提升了园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促进园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境外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体系,为国别间经贸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能源项目
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装机容量2×660兆瓦,设计年发电量为90亿千瓦时。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大型能源项目,被誉为巴基斯坦“1号工程”。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电站年度发电量能够满足该国400多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卡西姆电站首次尝试了混合所有制投资形式,由中国电建和卡塔尔王室amc公司,分别按照51%和49%的比例出资建设。卡西姆电站采用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超临界机组,超过99%的设备来自中国,有力带动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走出去”,为促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特迪瓦12城市供水项目:惠及约234万民众
2020年9月25日,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对科中部马拉韦大区国事访问期间在该大区首府布瓦弗雷市主持举行12城市供水项目开工仪式。科特迪瓦12城市供水项目总投资约1702亿西非法郎,约合20.6亿人民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实施融资,中国电建所属昆明院承担了工程的地形图测绘、地质勘察、方案设计、aps/apd报告编制、施工图设计、设计竣工图编制、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
12城市供水项目是科特迪瓦政府制定的“人人享有饮用水”计划框架内重要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包括布瓦弗雷市在内的科特迪瓦全国12个大区12个城市的居民生活供水条件,惠及约234万民众。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
“‘十三五’时期,我们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先后完成了12组24家中央企业的重组,新组建和接收了5家企业,中央企业的数量和‘十二五’末比,从“十二五”末的106家调整到目前的97家。”“宝钢、武钢重组后,通过发展高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当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比如说国家管网集团成立,通过对原来的三大石油公司8.86万公里的油气管道的整合,促进了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向全社会公平开放,为统筹管道建设和运营,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油气资源的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撑。”“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重组后,在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运力、油轮船队运力、杂货特种船队运力、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等方面实现了多个世界第一,牵头成立了新的航运联盟‘海洋联盟’,在全国航运业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企重组整合 做强做优做大
宝钢、武钢重组:发展高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
在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2016年12月,由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联合重组的中国宝武应运而生。
联合重组至今,中国宝武始终坚持高市占、规模引领,坚持走联合重组之路。2019年9月,成功完成对马钢集团的联合重组。2020年,成功联合重组太钢集团;实际控制重庆钢铁,重组重钢股份;并购铸管新疆和伊梨钢厂;受托管理中钢集团。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宝武首次登顶全球钢铁企业首位。2020年12月23日,宝武集团钢产量突破1亿吨,实现“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构建“全国一张网”
2020年9月30日,国家管网集团与三大石油公司、六家国有投资机构举行了油气管网资产交割暨运营交接签字仪式。国家管网集团从2020年10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这一全新产业格局将实现管网的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张网”,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油气资源调配,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减少重复投资,促进加快管网建设,提升油气运输能力,保障油气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这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国家管网集团的组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市场化并购重组交易,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融资交易,是2020年全球规模最大的并购重组交易,也是全球历史上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交易。
中远海运重组:打造全球最大航运集团
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这一集团由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重组而成,一举改变全球航运竞争格局,成为世界航运业东方平衡西方的重要力量。
中远海运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在综合运力、干散货船队、油轮船队、杂货特种船队、集装箱码头吞吐量、船员管理等方面实现六个“世界第一”,集装箱运力进入第一梯队,各业务板块迅速建立起规模和成本优势。重组五年来,中远海运集团坚持全球化发展,在全球投资经营码头58个,航线覆盖160个国家1500多个港口。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57%,境外收入占比达到59%,境外利润占比达到52%,建设“全球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在过去的一年,
中央企业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经受了考验、彰显了担当、展示了实力、赢得了赞誉。
“十四五”期间,
国资央企将实现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技自立自强展现新作为,
布局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成效,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继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好故事
我们继续期待!
扫描二维码关注汉哲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资讯